- 2019-12-08
-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字体: 大 中 小】
11月18日,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我校国际交流处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上海市高校国际学生法学课程以及专业建设工作专家意见咨询会在长宁校区召开。会议以“坚持教育对外开放,锻造法学金课品牌”为主题,围绕《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课程与专业建设工作》开展讨论,旨在推进本市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课程建设,聚焦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提升,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副校长陈晶莹出席会议并致辞,市教科院杨治平以及来自校内外10余名专家参与研讨,会议由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马乐主持。
陈晶莹指出,当前来华留学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提质增效是首要任务。面对新形势,建立健全法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质量促发展,以规范促管理,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要求,也是有效实现教育对外开放的根本保证。我校将以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为契机,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为指引,进一步完善法学全英文专业建设,优化法学全英文课程质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面向国际学生法学教育的高地。华政也希望能与其他兄弟院校紧密协作,锻造面向国际学生法学教育的上海品牌乃至中国品牌。
会议第一单元聚焦法学英文专业建设。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忠孝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法学国际课程建设要分两步走。一要明确法学国际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目标和指导目标;二要从教学本身角度出发,理清楚教什么以及怎么教。他特别指出,上海办法学国际教育,要同市场、产业和中国境外环境相联系,除了学位教育外,也要注意特定领域法学人才国际化教育。
教务处处长王月明针对本科法学国际学生培养问题指出,法学专业内涵深刻,留学生获得法学本科学位,培养难度很高;要通过探索以解决语言问题;要通过调研,掌握学生动态,提高培养合格率,才能真正实现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
会议第二单元探讨了国际学生法学课程建设问题,由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赖锦盛主持。外语学院副院长伍巧芳教授从自己讲授10年中国法律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目前的问题和挑战。她指出,全英文中国法课程很难找到英文原版教材,为此开设此类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撰写与课程配套英文材料或教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巨大。来华留学生国籍组成多样,由于语言水平与前置知识分布极不均衡,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课程内容乃至教学手段选取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彭溆副教授指出,应当强调教委宏观指导作用,在指导课程目录方面,明确上海特色;希望教委能牵头组织,统筹全市优秀师资队伍,加强培养,打造上海名师师资库;健全和完善课程测评,使用先进技术,加强系统整合,全面提高上海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彭德雷副教授针对本次讨论稿指出,一要始终坚持教育现代化,以《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若干意见》为蓝本,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上海法学教育国际化。二要突出中国元素、上海元素以及全球共识在法学教育中的体现。
研究生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李尧珺就中外合作办学具体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表示在国际研究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讲质量也要讲创新,要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模式争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爱华”人士。
会议问题导向明确,讨论氛围热烈,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受到主办方的高度认可。本次会议既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面向国际学生法学课程及专业建设的重视与肯定,也是我校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部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个阶段总结会。
市教委从2013年起开展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建设课程为上海市普通高校开设的主要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全英语授课课程,旨在鼓励高校在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中加强多语种、高水平课程与专业建设。经过多年培育,我校已经初步形成课程体系完整、授课团队精良、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品质卓越的留学生全英文课程体系。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8门课程获得“上海市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建设立项,其中17门已经顺利结项并获示范课称号;法学类示范课程数量位居上海市第一。
https://news.ecupl.edu.cn/2019/1128/c672a149437/page.htm